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258
辽宁辽阳小北河镇推动传统袜业设备更新、产业升级
一个镇,一年产袜25亿多双(记录中国)
织针翻转,带动线轮飞转,每隔3分钟左右,智能织袜机就“吐”出一只棉袜。
在辽宁木色袜业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,一台织袜机24小时可生产棉袜260双左右。车间所在的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小北河镇,去年产出袜品25亿多双,创造产值35亿余元,是全国重要的棉袜生产基地。
相关企业295家,带动就业2.2万人,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5000元以上……小北河镇党委书记王树生说,袜业已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。
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,小北河袜业都处于产业链低端,产品附加值低,利润微薄。“以前是作坊式生产,不少袜厂建在自家院里,外地客商看了直摇头。”王树生说。
如何应对?2021年,小北河引资建设轻工产业基地,迈出产业集聚第一步。王新带领他创办的公司,第一批搬迁入驻基地,“如今,一楼是展示大厅,楼上是生产车间,园区还引入纺纱、印染、包装等上下游企业,产业链越拉越长。”
借助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契机,小北河加快设备升级。“智能织缝翻一体袜机可一次完成三道工序,袜品下机后能够直接定型包装。”木色袜业副总经理金绍东拿起一只棉袜轻轻拉扯,“相比普通袜机,工时更短,走线更均匀。”
小北河袜企已有智能织缝翻一体袜机1000余台。设备升级带动产品更新,不少企业建立研发设计团队,向中高端迈进。90后设计师高姗去年加盟木色袜业,“什么季节流行莫兰迪色系,什么季节流行复古色系,我们都会提前研判。”
产品出新,市场拓宽。年轻时,王新挎个旅行包跑遍大半个中国推销产品,如今两鬓斑白,又拉起行李箱到国外闯市场,“省里组织我们到国外参加展销会,一算账,除去各项费用,一双袜子的利润相当于国内市场的两倍以上。”王新索性在国外盘下一间店铺展示产品。如今,他的海外客户拓展到好几个国家。
“预计今年小北河袜企直接出口额超过5000万元,通过浙江等地外贸商间接出口额接近5亿元。”王树生说。
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郝迎灿 【编辑:史词】 新闻结尾
在这个五月天的傍晚,享受着和风细雨的洗礼,爽⋯好舒服⋯快⋯高潮了a的感觉如潮水般涌来,让我沉浸在无尽的快乐里。的相关文章
香港教大与香港中乐团签订合作备忘录 共同推动中乐发展传承中华文化的相关文章
住建部:各地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“好房子”
中国(上海)国际乐器展览会开幕 全球“新、奇、特”乐器精品争艳
湖南新田“以旧换新”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
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
民调:韩国总统尹锡悦施政好评率降至24% 再创新低
为了可爱的中国丨平凡铸就伟大,英雄来自人民